2021中國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競爭格局
汽車零部件是構成汽車配件加工整體的各單元及服務于汽車配件加工的產品。為了降低成本,占領市場,許多汽車零部件跨國公司紛紛向國際化發展。歐洲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紛紛向海外投資,進行國際化生產;北美汽車零部件廠家則紛紛投資歐洲,也想擴展的東歐市場;日本汽車企業也不斷地在全球范圍內建立自己的分支生產機構。
汽車零部件產業鏈上游涉及到鋼鐵、有色金屬、電子元器件、塑料、橡膠、木材、玻璃、陶瓷、皮革等原料供應商,下游則是汽車整車制造廠商、汽車4S店、汽車修理廠、汽車零部件配件商和汽車改裝廠等。
汽車零部件種類繁多,細分領域較多,汽車零部件市場中參與者眾多,但多數企業規模較小,呈現出行業集中度較低、競爭激烈的特點。
零部件作為汽車產業鏈中最接近原材料供應的一環,在制造端和供給端的夾擊下,中國的汽車零部件企業總體處于產業鏈弱勢地位,議價能力較弱,再加上外資汽車零部件企業不斷滲透中國市場,中國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本就逼仄的生存空間進一步被擠壓。
據悉,全球排名前100位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中有70%已來華開展業務,已占據中國市場60%以上的市場份額。
最新零售銷量數據統計,5月份國內狹義乘用車市場銷量達162.6萬輛,同比增長1.1%,環比增長1.2%;1-5月份累計銷量836.6萬輛,同比增長38.2%,處于2011年以來1-5月同期增速的歷史高位。不過從零售量增速來看,5月國內乘用車零售增速較前4個月有所放緩。以下是5月份各級別車型銷量分析:
5月份燃油轎車市場零售銷量前六名均為緊湊級車型,不難看出,該細分市場在國內需求量極大。具體來說,日產軒逸、大眾朗逸和大眾寶來獲得該細分市場銷量前三,三臺車分別賣出了42062、34801和31303輛。
數據顯示,2020年度各城市汽車終端銷量排名前十的城市中,廣東省共有三個城市上榜——廣州、深圳、東莞,累計銷量位居全國銷量榜首。但此波疫情除了廣州外,深圳、東莞、佛山等地均出現確診病例,廣州車市以及全國車市面臨挑戰。
汽車行業研究機構威爾森預測,今年6月廣州銷量預計為2萬輛,較此前損失1.5萬輛。2021年6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量為158萬輛,同比下降3.6%,環比下降8.4%。相比于去年同期市場處于疫情后快速恢復的階段,疊加各種促消費政策的推動呈現恢復性增長,造成較高的對比基數,因此同比也出現今年以來的首次下降。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多數知名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依舊以單一零部件為主,比如福耀玻璃、寧德時代、中信戴卡等。
雖然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上游就是原材料供應,也是汽車產業鏈中最先接受原料漲價壓力的一環,然而,從目前來看,汽車市場的景氣度仍是汽車零部件需求量的最大限制。
據悉,從2020年四季度以來,汽車各類零部件原材料就“漲聲一片”。鐵礦石、焦炭價格攀升,汽車所需的碳素鋼、錳鋼、硅錳鋼等鋼材的價格均出現上漲。不僅是汽車鋼板、輪胎、汽車塑料件、鋼結構件、芯片在漲價,動力電池也在承受原材料漲價壓力。漲價不僅對下游整車企業造成影響,其實對零部件供應商的競爭力也是考驗。
福耀玻璃將中國的汽車玻璃銷往全世界,但業績仍受汽車整體環境影響較大。2021年第一季度,福耀玻璃實現營收57.06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55億元;但2020年第四季度實現營收61.3億元,凈利潤為8.8億元;2021年第一季度相較于2020年第四季度有下滑。芯片短缺導致全球汽車產量下降,使較為依賴汽車行業的福耀玻璃間接受到影響。
據中國乘聯會數據,2020年國內市場銷售整車2532.4萬輛,同比下降2.2%,其中,乘用車銷售2004.4萬輛,同比下降7%;新能源汽車銷售126.9萬輛,同比增長7%。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擴大也帶動了相關零部件供應商的業績。以動力電池供應商寧德時代為例,2020年營收為503.19億元,凈利潤為55.83億元。寧德時代2021年第一季度營收為191.67億元,凈利潤為19.54億元。寧德時代用500多億元的營收撐起了萬億元市值。